top of page

無人機戰局解碼(2):從DJI到Skydio,平台化決戰未來天空

已更新:7月3日

全球無人機產業正從「賣硬體」轉向「平台整合」,從感測器、SLAM模組到影像處理晶片,形成一條串接AI、雲端與SaaS的供應鏈生態系。


誰在主導無人機市場?

應用領域

代表企業

所屬國家

2024年營收

優勢說明

消費與航拍

DJI

🇨🇳 中國

約300億人民幣

全面產品線+高性價比模組

公共安全

Skydio

🇺🇸 美國

約1億美元

AI自主飛行+資料本地部署

農業應用

極飛科技(XAG)

🇨🇳 中國

N/A

專利噴灑+在地維運網路

基礎巡檢

Parrot / Delair

🇫🇷 法國

N/A

工業SaaS+多光譜感測

軍事應用

General Atomics / Lockheed Martin

🇺🇸 美國

合計超過700億美元

高階ISR平台與戰術模組整合能力

此外,螺旋槳與ESC模組、Li-ion/Li-S電池、AI影像辨識與飛控SaaS等供應鏈環節,也正逐步納入這波紅利版圖。


美國:軍工轉民用,美股玩家正悄悄布陣


美國長期主導軍用無人機市場,從高空長航時的 Global Hawk,到戰術級的彈簧刀(Switchblade),已建立成熟供應鏈與戰場部署經驗。隨著 Remote ID 法規上路與低空物流測試拓展,這些技術正逐步下放民間。


Kratos(KTOS)與 AeroVironment(AVAV)為代表的美股上市公司,分別主攻高機動戰術無人機與輕型 ISR 平台,近年營收穩定增長,並積極轉向雙用途(軍民共用)市場。Skydio 雖尚未上市,亦因強調 AI 自主飛行與本地部署,在國土安全與警用市場快速擴張,成為美國本土技術自主的象徵。


同時,像 NVIDIA、Qualcomm、Ambarella 等晶片與平台供應商,也藉由 AI 模組、影像處理晶片與模擬平台進軍無人機生態系,成為產業升級背後的重要推手。


相較亞太強調硬體量產與價格優勢,美國玩家則在戰術整合、AI決策與資料安全架構上建立差異化競爭力,預示未來美股無人機生態將走向「國防 × 平台 × 生態系」的深層整合模式。

無人機進化為平台,軟硬整合競逐空域。
無人機進化為平台,軟硬整合競逐空域。



美股玩家布局圖鑑:軍工股、平台股與AI晶片夾擊戰

類別

公司名稱

股票代號

業務類型

備註

軍工型

Kratos

KTOS

戰術無人機、XQ-58A

近年轉向雙用途市場

軍工型

AVAV

AeroVironment

小型自殺機、農用拓展

美國盟國主力供應商

軍工型

Lockheed Martin

LMT

整合軍用無人機模組

軍武航太主力

平台型

Ambarella

AMBA

影像處理晶片

DJI指定供應商

平台型

NVIDIA

NVDA

AI模組、Isaac平台

與Skydio深度合作

平台型

Qualcomm

QCOM

Snapdragon Flight

消費型無人機平

除了上市公司,AWS 與 NVIDIA 亦同步啟動「空域數位分身」平台,讓軍方與工程單位可模擬氣流、群飛路徑與戰術演練,無人機邁向模組化與 API 化的時代已正式展開。不過,真正以「無人機」為核心的純概念股極少,多數為軍工背景或平台轉型型企業




還有什麼訊號正在擴散?


從硬體出貨轉向「無人機×數據×平台」的新模式,市場訊號正在擴散中:


  • DaaS(Drone-as-a-Service):買機變成租用,按需計價最早出現在國防、能源等高風險場景。

  • 5G與邊緣運算:低延遲畫面+即時雲端分析,讓工程師不出現場就能開立維修單。

  • 模組化Stack:感測器融合、路徑規劃、SLAM等API已商品化,系統整合商能快速客製任務型機種。

  • 區塊鏈溯源:歐洲保險公司試辦「空中黑盒」上鏈紀錄,提升理賠效率與信賴度。

應用趨勢

說明

Drone-as-a-Service

客戶不買機,而是依任務或時數計費

5G即時運算

邊緣設備+雲端同步,影像資料即時決策

自主飛行模組化

可像堆疊SDK般選配任務模組,快速量產利基機種

區塊鏈應用

強化飛行紀錄與責任追溯,支援跨境保險與政府監管


誰會是下一個的玩家?


這波浪潮下,一線企業與國家政府已悄悄行動中。


海灣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酋,看準沙漠上空域管理寬鬆,宣布建立「無人機自由港」,結合製造與維修中心。印尼與印度則鎖定農業與物流應用,自建低空走廊,同時尋求非中國來源的ESC與電池供應。


影像巨頭Sony與Canon則跨足高空航拍,力圖挑戰DJI在影像專業領域的護城河。而AWS與NVIDIA也啟動「空域數位分身」服務,將氣流、風切與群飛模擬搬上雲端,提供航太與軍事單位進行數位測試與風險預演。

行動主體

目標與戰略

沙烏地與阿聯酋

建立「無人機自由港」,成為維修與出口中心

印尼與印度

建構低空走廊、尋求去中化供應商

Sony、Canon

進軍高階航拍,搶攻影像市場

AWS、NVIDIA

建立模擬平台,提供戰術與設計模擬工具


Signal想提醒你


「高速成長」與「脆弱鏈條」正在同步發生。包括 ESC、鋰電池、稀土磁體與AI晶片在內,關鍵模組過度依賴特定國家供應。一旦政策風向轉彎,價格可能瞬間暴漲三倍,形成投資與採購風險。決策者與投資人應未雨綢繆,為「斷鏈保護費」預留彈性空間。



延伸閱讀推薦

  • EASA《Drone Outlook 2035》

  • FAA《Remote ID Final Rule Fact Sheet》

  • MIT《Omnichannel Supply-Chain Report 2025》(空域漏洞專章)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